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幼教动态

2018两岸学前教育高峰论坛

• 专文报导(11) •

儿童的艺术潜能与艺术教育

一日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策略和价值

专题演讲

 

当前学前教育备受社会专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将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办好学前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政策导向,学术研究,经验借鉴,园所落实等多个层面逐一落实。

 

2018年6月10~13日,康轩学前教育研究院基于“交流.融合.共享.发展”的主旨,邀请两岸专家学者从全球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结合两岸的视角,针对“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前教育”,进行对话交流。现场六百余位园长、老师、幼教人,透过与两岸学前教育大咖近距离的交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

 

本次论坛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主题下,围绕“幼儿园运营管理”、“幼儿园课程发展”以及“幼儿园教师成长”等三大主题开设三个分论坛。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线的教育经验,更离不开实践后的总结与反思,如何系统性地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师生相互作用?需要教师倾注心血去寻找和归纳,在观察和反思中总结出符合幼儿发展的课程。6月12日上午的教师成长专场,由南京康轩总部高级培训导师蔡大燕老师担任主持人,分别邀请南师大的边霞教授和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进行精彩的分享。

 

 

1

 

讲题:儿童的艺术潜能与艺术教育

主讲人:边霞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边霞教授分享了精彩的演讲《儿童的艺术潜能与艺术教育》,她依据指南提出幼儿的内在需要,根据大量的幼儿作品,证实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边教授通过三部分来阐述她的观点,分别是儿童的艺术潜能、基于儿童艺术潜能的艺术教学和儿童艺术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边教授通过实例指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惊人的,他们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离大师很近。同时,儿童也善于用艺术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幼儿通过图画的色彩、线条的变形等表述自己生气了。

 

 

▲上图左边的画是毕加索的名画,右边是幼儿的绘画。

 

 

▲左图是莫奈的《睡莲》,右图是儿童观摩名家的画之后画的《睡莲》。

 

边教授以美术教学活动为例,阐述基于儿童艺术潜能的艺术教学模式。

 

边教授指出在儿童艺术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2. 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3. 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4. 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幼儿的感受和表达。

  5. 创设富有艺术感的环境,注重幼儿作品的展示。

边教授用大量幼儿欣赏名画的活动案例告诉我们:儿童能够凭直觉感受到艺术作品传递的情感和意义,擅长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并倾向于通过具体情节的想象和描述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小康轩《多元能力资源包》设计多元材料,多种形式,支撑幼儿探究、创作、表达,提供幼儿自由自主表现和创造的空间。

 

 

 

2

 

讲题:一日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策略和价值

主讲人:朱静怡老师

(浙江省首个幼儿园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坚守55年幼教一线的、秉持“发展好儿童,成就好教师”的信念的朱静怡老师带来了第二场教师成长的论坛讲座。在论坛开始部分,朱静怡老师提出了课程与一日生活的关系。她指出,80年代全国幼教课程改革的步伐一直前进。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指导下课程要落实在一日活动的生活、游戏、教学活三大块中,引起了幼教同仁对课程在一日生活中师生互动策略和价值的思考,同时一日活动实施中的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一日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

 

日常的课程中师生有交流吗?

◆ 在交流中规则和自由是如何界定的?

◆ 面对不同教育的理念,教师如何选择?

针对这些问题朱静怡老师说道,在课程教学中师生是有交流的,是有教师的意图在里面,这种意图依据的是儿童的需要,最后变成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螃蟹》活动时,幼儿会先观察螃蟹的基本特征是爬行,吐泡沫,钳子像剪刀等。在梳理观察经验时,有的小朋友会补充道:“爸爸妈妈会告诉我,哪些是公螃蟹,哪些是母螃蟹,母螃蟹的蟹黄多。” 为了呼应幼儿的生活经验,园所不仅要准备螃蟹图片或者玩具,还要真实的螃蟹,以此呼应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这种真实的反馈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学习方法。

 

▲南京康轩《科学小超人》儿童学习宝盒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很多孩子生活中常见到的动植物科学、人体科学和生活科学等知识,培养孩子留意观察身边科学的意识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这种“自由”与父母给的“自由”是不一样的,教师给的自由中有教育的意识,而如何在“规则”中给幼儿自由?朱静怡老师说:“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当中去,放到宽松的环境中。”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拿教案中的内容直接照本宣科,忽视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与自由表达的能力。在不同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教师如何做选择,朱静怡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课程建设中对理念的取用,坚持的是整合方法,包括对先进理念和中国原有教育理念的联系、对应、梳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依据园所现况和时代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取用,然后在课程实施中注重一日活动的整合性,并在实施上提出了把一日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

 

教与学相辅相成,师生共同进步

 

课程上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朱静怡老师指出,这种生生互动的理念不是西方的产物,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就有,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官教兵,兵教官,兵兵互教”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如何有效地践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朱静怡老师说:“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和宽松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下教师首先要有追求教育真谛的同理心,然后在保证教育方向的正确性下去计划为对方想想,从教师的角度看对方是儿童,所以教师学习先进理念,是为了规范地表述,让幼儿在规范中理解与思考。接着需要去了解孩子、反思自己、自发学习、敢于尝试、记录感悟。同样幼儿也要愿意观察、敢于发问、乐于思考、能合作、会游戏。”

在践行教育理念时,教师也应考虑时代的需要,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能运用的策略是把主动性还给孩子、收集信息、强化观察 、师生共情 、经验留存(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操作经验)。例如在生态的主题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精神抓主线,秉承科学的精神开展教学。

 

▲《科学小超人》不仅有丰富的科学阅读内容,也提供孩子操作的教具累积孩子动手的经验和观察的能力,例如标本收集箱,可以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收集树叶,制作成标本,并制成记录卡。另外还提供桌游材料,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在最后,朱静怡老师针对如何当一个教师进行了总结,指出:当一个好教师要关注孩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计划支撑,后活动结束要有系统性的反思。在反思、学习、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当你有这种感悟,也就是具有了“工匠精神”。

结语

看到当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聆听到与会专家学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投入和努力,感受到参会老师们的热情、积极与好学。康轩学前教育研究院,愿与所有幼教人士一起始于教育初心,追求教育的本质,追求教学的完善,追求孩子美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