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实时播报

两岸学前教育高峰论坛在主会场议题结束之后,进入阅读,艺术,游戏三大分会场,就现今学前教育关注的议题作更深度的探讨。与会的园长老师们,也就各自所感兴趣的专题,在各会场之间穿梭,丰富多元的议题设定,让大家难以选择。

 

在场场爆满的分会场里,看到了挡不住的学习热忱,让我们先来看看阅读专场的精采内容!

 

曹文轩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与吃饭、睡觉一样,让我们成长。将儿童引领到阅读中来,让他陶醉于其中,是父母、老师乃至全社会的希望。

 

此次,两岸学前教育高峰论坛特别安排了阅读专场的讲座,分别邀请了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晓燕老师、浙江省首个幼儿园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李漫园长和台北教育大学张湘君教授,和参会的老师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意义及阅读的乐趣!

 

 

阅读,

需要静下来、慢下来,也更要动起来!

 

 

5月7日下午第一场是祝晓燕老师分享的《让阅读活动起来》。

 

阅读活动是“活”的,它体现了活泼、活力,它是有生命力的,能生长的活动;阅读活动还是“动”的,它要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是有主动的行为,阅读后,能让人动容和动心。

 

如何能让阅读活动动起来呢?

 

祝老师分享了以下三点:

① 精选适宜、富有活力的内容

② 让阅读环境活动起来

③ 让阅读过程活动起来

 

祝老师以《优+阅读》为例,讲解如何将绘本阅读与手工、绘画相结合,用多样的材料支持故事演绎,并指导幼儿园教师如何写阅读教案,让在场的老师们收获满满。

 

 

手不离本,眼不离图

以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

 

下午第二位上场的是朱静怡老师,老师今年已经71岁,她可能是中国大陆坚持一线教学的最高龄的幼儿园教师,同时还担任南京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

 

朱老师常年执着于教育教学从儿童出发,此次论坛她分享的讲题是《幼儿园图画书教学初探》。她向现场的老师们传授在教学中怎样解决幼儿突然冒出的问题,并强调老师要尽可能将机会还给幼儿。

 

幼儿教师要教会幼儿“手不离本,眼不离图,以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想说的具体对象,书就是主要的学具。

 

讲台上,朱老师神采奕奕,妙语连珠,赢得全场掌声阵阵!这样一位爱孩子,爱教育的奶奶老师,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全场。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上前向朱老师请教,争相与其合影!

 

 

儿童生活中充斥着对文字的感知

去“小学化”不等于去“文字化”

 

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认识到阅读对幼儿的重要性,但在引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惑。

 

针对这一现况,李漫园长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幼儿园集体环境下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精彩讲座。李漫园长认为早期阅读是0~6岁儿童依靠原有知识,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环境)等,主动获取信息、建构意义(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她特别强调,幼儿生活中充斥着对文字的感知,去“小学化”不等于去“文字化”,对于幼儿主动获取文字信息的行为,应当予以鼓励和引导。

 

李园长还在现场通过引导阅读《我的幸运一天》和《掩耳盗铃》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具体阐述了每种阅读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让老师们在一片欢笑声中获益匪浅。

 

 

孩子未来需要什么竞争力?

 

李园长的演讲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大家关于早期阅读方式的热烈讨论尚未平息,从台湾远道而来的张湘君教授又为我们打开了阅读国际化的大门。

 

张湘君教授被尊称为台湾儿童英语教育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台湾儿童英语教母。这一次,她带来的讲座题目是《国际阅读教育趋势》。在世界飞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教育理念和模式也随之大幅度变革。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孩子未来需要什么竞争力?毫无疑问,跨时空的品格力、跨领域的创新力和跨地域的外语力是必不可少的。

 

以张教授主编的《Lollipop棒棒糖英语》为例,该读本包含经典歌谣、中西节日等趣味内容,将跨学科、跨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塑造良好品行,在当前应试教育压力重重、孩子丧失学习动机、教师易生挫败感的大环境下,帮助孩子提升竞争力!

 

 

相信每一场分享与交流,都能为现场的园长老师们带来全新的思维碰撞。四位主讲专家们的观点多元而精彩,她们以多年持续学习的经历和持续积累的教学经验,实践并验证了阅读的美好,她们不约而同地传达出一个共同的理念:阅读,应当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

 

让我们一起在儿童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细细耕耘,为他们创造更广阔、更自由的阅读世界,让他们在阅读中幸福地成长!